
生活中大家都會“沏茶”。其實要說沏茶麼,我們見到的有一部分是真真正正的泡茶,而還有一部分就只是泡茶,兩者都是泡茶,但中間有著很明顯的不同。後面的泡茶雖常見,但總歸不能將茶葉的本質顯露出來,更不宜久放之後飲用,要么太濃,要么太涼。
見過許多使用玻璃水杯來泡茶的,就丟一些茶葉到杯子中,然後用開水沖泡,之後便是直接飲用。抹去了燙壺、溫杯、聞香等等這些過程,不能說這樣沖泡的茶葉是有多不好,只是說如果真正的好茶被這樣沖泡,是太過可惜了。
尤其是普洱茶,我們都知道用玻璃水杯泡茶,大多數是綠茶或者白茶會比較多一些,紅茶等少用,更多的是用“泡茶”這個流程來去沖泡普洱,然後再去飲用。過程人人可知,但普洱茶能夠沖泡的茶香滿滿卻顯得不是那麼容易,為何?且聽小約說一說。
其實也不盡然只是普洱茶需要注意茶水的比例,沖泡哪一款茶也都要注意一個茶葉與水量的比例。經常泡茶的人可以很好地掌握好這個比例,而不太經常泡茶的人可能總是把握得不是太好。那小約跟大家說一下,普洱生茶的比例最好是1比30,使用的水溫也要盡可能地使用沸水,至少要在95度以上。
如何才能沖泡的茶香四溢回甘又足呢?第一個步驟就是少不得的清潔茶具,然後溫杯,這個過程之後便是醒茶和潤茶的過程,尤其是陳年的老生茶,最好是使用沸水進行沖泡,這個時候要記得是低衝注水兩遍,一遍是為了醒茶,而另一遍則是為了潤茶。
在沖泡的過程中,水流要盡可能地靠近蓋碗的內壁,緩慢注水,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才會不被分離,飽和度也會更好。之後便是倒入公道杯進行分杯品飲。其實在正式沖泡時,普洱茶要適當地進行悶泡,這個時間也會從少增多,出湯的速度也會從快到慢,只有這樣,茶湯的香氣和回甘才能盡可能地保持一致。